不洗牙會怎樣?除了牙周病,還可能影響你的腦血管!

不少人對洗牙有誤解,覺得牙齒沒有明顯不適就不用特地去洗牙,甚至有人認為洗牙會傷害琺瑯質、讓牙縫變大。不、不、不、這些觀念並不正確!定期洗牙是維持口腔健康的重要保養方式,若長期忽略,輕則導致牙齦紅腫流血,重則引發牙周病,甚至可能間接危及腦血管的健康!

牙周病的成因與初期症狀

牙周病是一種由牙菌斑與牙結石引起的慢性發炎疾病,日常刷牙未能徹底清除牙菌斑,這些堆積物會附著在牙齒與牙齦交界處,經時間鈣化形成牙結石,牙結石表面粗糙,容易吸附更多細菌,加劇牙齦發炎。初期症狀包括刷牙時牙齦出血、牙齦腫脹、口臭等,若未即時處理,發炎將進一步破壞齒槽骨,最終導致牙齒鬆動甚至脫落。

牙周病與腦血管疾病的潛在關聯

你可能沒想過,口腔問題會和腦血管有關,但根據近年研究發現,牙周病和腦中風的發生率具有相關性,牙周病是一種慢性發炎狀態,當細菌持續進入血液,會引發身體的免疫反應,釋放大量發炎因子如IL-6、TNF-α等,這些因子不僅加速血管硬化,還可能導致動脈內斑塊不穩定,增加腦中風的風險。

換句話說,牙周病不只是牙齒的問題,更是一種會對全身健康造成威脅的疾病,除了中風,牙周病也與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有關聯,若能從口腔著手控制發炎,有機會降低全身系統性疾病的發生風險。

牙周病的三階段治療方式

面對牙周病,分階段進行治療,由淺入深、循序漸進:

第一階段:基本治療

主要進行洗牙與牙根刮除術,清除牙結石及牙齒根部的細菌堆積,改善牙齦發炎的情況。

第二階段:手術治療

針對深層牙周囊袋進行翻瓣手術,徹底清除深處的感染源,有些患者也會進行骨再生手術,幫助受損的齒槽骨組織修復。

第三階段:維護與追蹤治療

牙周病治療完成後,並不代表從此高枕無憂。牙周病容易反覆發作,因此需定期回診追蹤與維護,每半年定期洗牙及評估,以維持療效並預防復發。

牙周病,早治療早安心

牙周病是常見卻被忽略的口腔問題,初期症狀不明顯,常讓人掉以輕心。但它對健康的影響絕不只限於牙齒,從咀嚼能力下降、影響營養吸收,到與中風、心血管病變有關,都是我們不能忽視的健康警訊。基隆藝美牙醫提醒大家:定期洗牙、維持良好口腔衛生,是預防牙周病的根本之道,若已有牙周病症狀,也務必及早接受牙周病治療,守住健康的第一道防線。

分享文享
近期文章
Facebook
彙整
返回頂端